在國外所形成的友情,有時,是脆弱而廉價的。而這樣的體驗,終於在國外的生活留下深深的註腳。
想到在聚會時,一個在美國留學的朋友說,在國外,有時候交的是不得不交的朋友,因為連接的,僅是鄉愁與語言的共有,一回台灣,這些條件都不存在,而原本的價值差異,反而在回到熟悉的環境後變得明顯。在國外形成的友情關係,往往在台灣,就這樣一輩子斷了聯繫。友情的生命,只存活於英國的時空中,在台灣,極自然的就會變成了全然陌生的個體。
而重感情的我,常常忽略掉這個現實,執著於維持關係,最後發現是拿著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,也總是需要花上不少的心力去處理關係的逝去。我那以往看到身邊受苦的生命,會無反顧伸出的手,終於也開始在伸出之前,有了猶豫與遲疑。
雖然我也知道,我永遠不會是冷眼旁觀的人,但是看著現在的自己,該為成長的頓悟而趕到高興?還是該悼念那早該逝去的年輕熱情?
現在的心情是後者,有著很底層的沮喪。而這個「沮喪」,也將很快的消逝,這無法改變的現實,是生命的基調。而我,終將回歸。
想到在聚會時,一個在美國留學的朋友說,在國外,有時候交的是不得不交的朋友,因為連接的,僅是鄉愁與語言的共有,一回台灣,這些條件都不存在,而原本的價值差異,反而在回到熟悉的環境後變得明顯。在國外形成的友情關係,往往在台灣,就這樣一輩子斷了聯繫。友情的生命,只存活於英國的時空中,在台灣,極自然的就會變成了全然陌生的個體。
而重感情的我,常常忽略掉這個現實,執著於維持關係,最後發現是拿著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,也總是需要花上不少的心力去處理關係的逝去。我那以往看到身邊受苦的生命,會無反顧伸出的手,終於也開始在伸出之前,有了猶豫與遲疑。
雖然我也知道,我永遠不會是冷眼旁觀的人,但是看著現在的自己,該為成長的頓悟而趕到高興?還是該悼念那早該逝去的年輕熱情?
現在的心情是後者,有著很底層的沮喪。而這個「沮喪」,也將很快的消逝,這無法改變的現實,是生命的基調。而我,終將回歸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